除暴安良 尋人也做媒

走進位於銅鑼灣禮頓道的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關帝廳,兩旁是捐款善長的瓷相及紀念碑記,正中央則供奉了關帝的神座。

保良局於1878年倡立,早年獲政府授權,專責緝拿並審理拐帶婦孺的匪幫,可以說是半個執法機構,所以和警隊一樣,也拜關公,以其忠義仁勇的精神為榜樣。館長梁惠娟指,當年每逢審理拐帶案件或處理一些重要的事情,都會在關帝像前進行,以示公正。「為確保領養人能善待被領養的女童,保良局會要求他們在黃紙上簽立誓章,然後在關帝神前焚燒立誓。當年的人較為單純,這一招也真的有阻嚇作用。」

博物館內保存了局方為入局婦孺所記下的口供紀錄,每一頁都是一個故事。當中有被拐賣的兒童,有因婆媳不和離家出走的,有被迫良為娼的,也有被主人虐待的妹仔;保良局都為他們一一尋找出路,有的等待親人領回、有的送返原籍、有的尋找工作,甚至安排領婚等,「我們會安排男女雙方見面,大家情投意合的話,便由總理在關帝廳主持證婚。」最後一次領婚是在1971年,其時局方已設中學,女孩子多選擇求學,不需再由保良局作媒了。當年的保良局總理享有實權,可聘請暗差替局方追查拐帶案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