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根灣仔四十載 心繫社區三代情
在美國新澤西州的公路上,胡應湘看見指示通往名叫 Hopewell 小鎮的路標;那一年他十九歲,他從五十年代百業待興的香港,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,首次踏足不一樣的大世界,看見跨海大橋、穿州過省的高速公路、摩天大廈等等宏偉建築物,啟發他為中國及香港建設的宏願。
廿多年後,他在香港創業選擇了灣仔,於1980年建立起合和中心,是當時亞洲最高最先進的摩天大廈,傲視同儕;今日,合和中心圓柱型建築,仍是港島的地標之一。
胡應湘選擇灣仔,因為他兒時在這裡出生,日治時期他隨母親回鄉,戰後回港,在灣仔這裡他見證戰後的破爛,一切是百業待興。胡應湘從美國學成回港後,仍心繫灣仔,1969年,政府計劃興建海底隧道,本身是土木工程師的他相信路通則百業興,於是在當年尚待開發的灣仔,設計了一幢圓柱型建築 ﹣合和中心。
更令不少人驚訝的是合和中心內設多部電梯,讓市民使用。這個安排背後的理念是:皇后大道東與堅尼地道這兩條主要幹道,高度相差45米,行人即使可以走斜路或者梯級,對一般學生及長者而言,也十分吃力,但有了合和中心的電梯,將該兩條幹道緊密地聯繫起來,讓行人感到方便之餘,也令到皇后大道東及堅尼地道的社區連接起來,居民交往多了,社區融洽氣氛也加強了。
胡應湘爵士為人處事的宗旨是「認清目標,全力爭取」,過去四十年他以這個宗旨,為灣仔作出貢獻,取得成就;胡應湘希望他的事業由兒子胡文新承傳,令灣仔這個將新舊建築及中西文化共冶一爐的獨特社區,建設成一個市民引以為傲、居民生活得快快活活的社區。